王文涛部长出席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时间:2025-10-24 来源:信阳市商务局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4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介绍和解读全会精神,并就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图片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莫高义

现在请王文涛同志围绕“十五五”时期对外开放等内容作介绍。

图片

       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 王文涛

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简要介绍对外开放相关内容。

全会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了专章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开放工作的高度重视,释放了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强烈信号。大家可以感受到:

第一,开放是促进改革、推动发展的重要法宝。这些年,我们的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不断减少制约要素流动的“边境上”和“边境后”壁垒,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我们的货物贸易连续8年世界第一,服务贸易突破1万亿美元,外资提前半年完成“十四五”目标,对外投资稳居世界前三。高水平开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第二,开放是发展自身、造福世界的康庄大道。2024年,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十四五”货物和服务进口将超过15万亿美元,对外投资累计为东道国纳税3000多亿美元、带动大量就业,促进了当地工业化和现代化。高水平开放成为对中国好、对世界好的大事业。

第三,开放是把握大势、破浪前行的坚定抉择。当前,尽管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但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推动进博会“越办越好”,在自贸试验区开展开放试验,宣布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以自身开放促进共同开放,为世界注入确定性和正能量。

关于“十五五”时期开放工作,《建议》从4方面作了重要部署。

一是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我们的开放兼顾中国之需与世界之盼,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围绕扩大经贸“朋友圈”,加快推进区域和双边贸易投资协定进程,扩大高标准自贸区网络。聚焦打造开放高地,搞好各类开放试点试验。

二是推动贸易创新发展。《建议》对贸易强国的三大支柱,也就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这三大支柱都有部署。货物贸易方面,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推动市场多元化和内外贸一体化;服务贸易方面,完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数字贸易方面,有序扩大数字领域开放。同时,我们要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加大力度扩大进口,既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是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我们要擦亮“投资中国”品牌,塑造吸引外资新优势,落实好“准入又准营”,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有效实施对外投资管理,健全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引导产供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我们既看GDP也看GNI,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四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我们要加强与共建国家战略对接,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深化贸易、投资、产业、人文务实合作,拓展绿色、数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去我们的开放是“跟跑”,现在我们的开放是要“领跑”。我们将推动《建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开花,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十四五”期间,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放缓。请问,“十五五”规划将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扩大开放和吸引外资?

       王文涛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充分肯定了外资的重要作用,表明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从“十四五”看,中国利用外资,一是“量稳”,实际使用外资累计7200多亿美元,新设外企24万多家,引资大国地位依然稳固。二是“质优”,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超过1/3,汽车、医疗健康、电子信息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在华落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明显增多。

我要说的是,下一步,我们开放也好,引资也好,都不搞损人利己、零和博弈那一套,而是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发力。

一方面,要把中国大市场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中国现有14亿多人口,未来十多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将大力提振消费,打造“购在中国”品牌,让商品和服务消费都“火”起来;我们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产业发展,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利润场;我们将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许多跨国公司告诉我们,“投资中国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另一方面,要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大机遇。我们常说“外企不是外来客,而是一家人”,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也是外企的机遇。比如我们实施的以旧换新,以汽车为例,我们全面落实国民待遇,外资品牌销量占了汽车以旧换新的1/3。我们将按照“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要求,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服务业是接下来开放的重点,要扩大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等开放试点,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我们将持续优化服务,办好外企圆桌会,把企业的“需求清单”变成我们的“服务清单”,擦亮“投资中国”品牌,让外资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共享中国发展新机遇。

这几天,大家都比较关注中美经贸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话和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一直反对的是脱钩断链,坚定维护的是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前4轮经贸磋商充分证明,中美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基础上,完全可以找到解决彼此关切的办法,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谢谢大家!


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