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信阳生态禀赋良好,请问你们是如何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
答:多年来,信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作为立市之本,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把城市轻轻放在山水之间”。从2016年开始,我们就把生态信阳作为“五个信阳”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生态经济先行区。信阳市先后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初步走出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省委、省政府对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的6大战略定位,有4个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这是我们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我们将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奋力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典范。
问:信阳市在打好蓝天保卫战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
答:“十三五”以来,信阳市PM2.5、PM10、优良天数三项主要指标连年居全省首位,新县在2019年成为全省首批两个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县之一。2020年信阳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又有两个县有望实现空气质量二级达标。主要措施有四点:
一是压实攻坚责任。成立控排、控尘、控车、问责四个专班,并建立“处级干部包乡镇(办事处),科级干部包村(社区),一般干部包具体点位”的三级包保责任制,真正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责任。
二是强化精细管控。以精准及时发现问题、快速高效解决问题为目标,建立空气质量精细化管控机制,市级设立“环保110”指挥部,各辖区设立管控办公室。今年共发现问题1421个,有效处置率96%。
三是严格督查问责。以治理污染问题为标、以解决机制体制问题为本,采取驻地督查、专项督查等方式,持续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先后问责处理130余人。
四是严肃考核奖惩。先后出台空气质量月排名奖惩、道路扬尘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对全市县、乡两级全面开展日调度、月考核,把压力传导至基层一线。
问:信阳地处淮河上游,淮河有三分之一穿境而过,你们是如何抓淮河生态保护的?
答:淮河是信阳的“母亲河”,多年来我们始终把淮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放在重要位置。2020年1至11月,信阳市12个国省控断面水质均值达标率100%,同比提高16.67个百分点,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一是全面落实河长制。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全部担任河长,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推动河长制向乡村小微水体延伸覆盖,目前各级河长累计巡河20.03万次,建立并坚持“三长”管理体制机制。出台《信阳市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探索形成了河砂管理新模式。
二是扎实开展水污染治理攻坚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活动。2019年7月以来,全市共排查梳理水环境问题15类、11342个,目前已全面完成整改销号,有效解决了污染底数不清、治理不彻底、投入不足、重治轻管等问题。
三是重点治理黑臭水体。积极争创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强力推进雨污分流、截污纳管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日以上。一河一策科学施治,中心城区62处及县城10处黑臭水体全部销号。城市内河水质自2020年7月份以来全部达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也大幅提升。
四是大力推进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完成淮河干支流水系廊道绿化597.5公里、10.95万亩,初步形成了“百里生态长廊、万亩绿色屏障”。
问:信阳市在筑牢生态屏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信阳是首批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新县、商城县、光山县、罗山县和浉河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多年来,信阳市始终严守生态安全红线,建管并重,全力守护好绿水青山。
一是构建保护体系。构建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其他保护地为补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目前,信阳市已建成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9个、森林公园13个、湿地公园9个,是全省自然保护区最多的省辖市。
二是厚植生态底色。启动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全市森林面积突破1000万亩,森林覆盖率平均达到42.19%,新县高达76.7%。高标准谋划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片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总投资达51.7亿元,系统推进生态修复与治理。
三是加强生态创建。以生态创建统筹区域生态保护与发展,新县、光山县先后入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市创建省级生态县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2个、省级生态乡镇95个、省级生态村246个,生态创建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上一篇:民族要复兴 乡村必振兴
下一篇: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