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局电商扶贫半年工作综述 2019年7月)
前言: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电子商务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信阳市商务局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部署,抢抓机遇、审时度势,将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全面开拓到脱贫攻坚领域,利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立足产业实际,强化基础建设,多措并举,注重实效,帮助和带动贫困地区群众通过电子商务改善生产生活、促进农产品上行、助力创业就业,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贡献力量。
一、基本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网商10.5万家,电商从业人员11.5万人,带动相关就业25.3万人,全市各行各业踊跃“触电”、“上网”,商贸零售业、生活服务业、农业、规模以上工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60%以上,市县两级创建各类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区17个,成立了电子商务及相关行业协会11个。全市在天猫、淘宝、苏宁、京东、供销e家等平台上线企业达3000多家。借助电商平台,我市优质农特产如信阳毛尖、光山羽绒、潢川贡面、新县茶油、固始鸡等产品网销走俏。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来,全市电商交易额达308.9亿元,其中县域电商交易额183.3亿元,占比达59%,增幅均在30%左右。全市现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个:光山县、淮滨县;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5个:商城县、新县、潢川县、固始县、息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已经覆盖我市所有贫困县。今年7月,我市商城、新县、潢川、固始入选2019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家级示范县光山县也获得中央财政再次支持。截至今年上半年,示范县累计建成县域电商扶贫公共服务中心11个,县级电商扶贫服务站185个,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点1180个,累计覆盖38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17077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创业就业10550人,培养电商扶贫带头人467名。部分贫困县与“阿里村淘”、“抖音短视频”、“天猫优品”、“菜鸟物流”、“拼多多”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已开展合作。培育了“易采光山”、“固始云”、“罗山在线”、“北纬商城”等一批本地农产品电商平台,打造了“光山十宝”、“息品味”、“新县味”、“原味商城”、“平桥鲜”等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二、做法及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脱贫责任。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高规格成立了电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加快电商发展的指导意见,设立财政专项引导资金,支持电商产业发展,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制定了《信阳市产业扶贫“多彩田园”示范工程建设方案》将电商扶贫列入产业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市商务局相继印发了《信阳市电子商务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信阳市商务系统电商扶贫实施方案》、《信阳市商务系统电商扶贫工作计划》,对全市电商扶贫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贫困县区督导调研电商及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夯实商务系统脱贫攻坚职责。各县区均制定了支持农村电商及电商扶贫的优惠政策,为电商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商城县出台了《关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融合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淮滨县针对电商扶工作专门成立了以县政协副主席任组长的电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其他县区均成立了电子商务工作的领导机构,成立电商办或组成由书记、县长或分管县长任组长的农村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为电商扶贫提供了组织领导保障。
二是健全服务载体,夯实发展之基。紧紧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物流体系、服务站点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电商服务载体,筑牢电商扶贫基础,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和物流服务网络,探索解决农村物流“最初和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全市各县区累计建成电商扶贫公共服务中心11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365个,累计覆盖38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在为贫困户提供代买代卖、生活缴费、快递收寄、小额信贷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为贫困户节省了一定的生活开支,也方便群众就近销售自家生产的农副产品。同时,各县区积极对接第三方物流工作,通过积极引导、政府补贴、统一规划,在有条件的贫困村设立农村电商物流服务站点,将农村物流服务功能下沉至村级,覆盖至贫困村,以达到服务全覆盖的目标。光山县在电商创业孵化园规划了一个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吸引50家快递物流企业入驻,成立了电商物流综合服务中心,组建了配送团队,引导快递物流企业集约抱团发展。商城县通过物流补贴方式,招标第三方企业整合全县物流快递公司,解决了偏远乡村快递物流配送难问题,已经投入运营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分拣配送中心1个,乡级电商物流中转站11个,村级物流服务站40个,其中覆盖贫困村5个,为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提供有效支持。
三是开展产销对接,助推产品上行。推动本地农产品上行是电商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电商扶贫成效的具体体现。市商务局指导各县区在助推农产品上行方面做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行之有效的工作,推进本地特色产品触网销售。通过整合产品资源,借助电商平台,积极培育县域农产品电商公共品牌,如“光山十宝”、“新县味”、“原味商城”、“平桥鲜”等。向上积极对接,争取资源,相继组织电商扶贫企业参加“中国电商扶贫联盟”、“郑州精品年货节”、“双品网购节”、“三品一标认证培训班”等促进农产品上行的工作,成功推荐光山县入选“阿里巴巴村播计划”,成为河南省首批合作县。对内大力培育本土电商平台,如:“易采光山”、“固始云”、“新县北纬商城”、“罗山在线”等电商平台;“固始鸡蛋”、“潢川贡面”、“淮滨芡实”通过网销走俏。同时,各县区通过线上线下活动互办、流量共享、资源共用等方式,不断盘活线下资源和线上流量,为农产品出村进城入户搭建多种营销渠道,带动增收。光山、息县、固始、罗山、浉河等县区借助特色产业,利用“线上+线下”营销模式,相继开展了“小龙虾美食节”、“桃花节”、“网货节”、“新茶开采节”等特色产销对接活动。新县打造“农旅融合、农商互联”新模式,成立新县旅游商品协会,开发旅游网货产品,开展全网、全平台推销本地各类农产品,还利用“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旅游旺季,组织全县各大电商企业和合作社、家庭农场,在景区景点,开展消费扶贫产销对接活动,形成了“线上+线下”双向营销矩阵。一系列活动旨在借助电商扶贫政策红利,更好的利用电商带贫、益贫、助脱贫。
四是突出人才培训,增进内生动力。农村电商快速发展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自2014年来,我市电商逐步形成了“政府、高校、协会、企业”四位一体的电商人才培养和孵化体系,各县区电商人才培训已成为常态,市直相关单位也将电商培训列入到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市商务局对各县区制定下达了专项电商培训目标计划,要求在有条件的贫困村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名电商扶贫人才,形成一支懂信息技术、会电商经营、能带动脱贫的本土电商扶贫队伍。同时,规范建立电商扶贫培训总名录,对有意愿、适宜做电商的贫困人口进行免费培训,跟踪电商就业创业进展和需求,及时对接后续服务,让贫困户想学电商、能学电商、会用电商。市商务局联合市委人才办每年都举办市级层面的电商实用人才培训班,累计举办7期,培训学员350余人,学员培训后即能开设网店。各县区结合实际,分别开展形式多样的电商人才培训,尤其注重对第一书记的培训和电商扶贫带头人的培育,涌现了像商城县刘磊、光山县邹金津、淮滨孙士刚、新县刘巧丫等一批电商扶贫带头人。光山县、固始县每月举办一期免费电商培训班已形成常态;罗山县、息县深入基层乡村开展巡回式电商扶贫培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淮滨县联合县残联还举办了残疾人电商实操技能培训,帮助有意向从事电商的残疾人利用电商创业就业,商城县针对贫困户开展电商培训,建立了学员档案,定期跟踪培训效果。截止目前全市开展电商培训累计5万人次,其中贫困户17077人,带动相关创业就业10550人。
五是强化宣传推介,营造电商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各种媒体宣传电商扶贫政策,通过举办现场活动,加大对电商扶贫工程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度,营造电商扶贫的浓厚舆论氛围。市商务局组织开展了电商扶贫先进县区和先进乡镇的评选工作,开展了国务院扶贫办电商扶贫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在全市征集电商扶贫领域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在全国双创周期间,组织开展了电商扶贫宣传活动。新县举办了大别山(新县)乡村旅游文化节、“新县味”网货研讨会、新县味”暨“新县八味”特色美食节、组织山涛商城与企业开展农产品展销对接、O2O消费扶贫体验店农产品产销对接等活动,展示了电商扶贫成果,举办了第一书记、乡镇分管领导及电商办主任、电商扶贫带头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罗山县举办了爱心扶贫农产品产销会、罗山首届年货节、首届亚森桃花节等活动,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光山县举办光山十宝之系列产品工匠大赛、优秀传统文化展演赛暨第四届糍粑节、产业扶贫现场会暨第二届仙居油菜花节等活动,提高光山特产知名度。商城举办了大别山民俗旅游节、第二届农产品进城展销会等活动,营造电商扶贫浓厚氛围。淮滨县和商城县还对电商扶贫先进个人和企业进行了表彰,提升了全县企业和个人对电商工作的参与热情。
三、存在问题
通过近年来在电商扶贫工作中的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也看到了农村电商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一是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配送成本较高。我市农村部分地区物流配送成本较高,投寄和配送都不便利,大部分县区第三方快递物流企业仅下沉至乡镇,村级网点较少,对于农村电商发展而言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二是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培育、质量溯源有待加强。大部分地区“好货不好卖”的原因在于现在的电商平台对食品、农产品质量要求门槛高,标准化、质量溯源体系不健全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制约了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三是人才短缺问题长期存在。现在的贫困村大多演变为空心村、留守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群体受教育水平低、年龄群体偏大、接受电商新事物的过程慢、条件差,电商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有限,在能够从事电商的群体中缺乏既会开网店又懂网络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四、下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明确电商扶贫的主攻方向,与实体经济互促并进,强化产业利益联结,延伸产业链价值链,通过电商打造农产品品牌集群,改善农村生产力布局,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统筹合作,整合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商务、农业、供销、邮政、通信等部门农村基层服务站点的作用,在有条件的地区,对农村电商、供销e家、益农信息社、邮乐购等站点进行整合,多点合一、多站合营,统一快递物流、便民服务、代买代卖等功能,实现乡镇以下快递物流收发网络顺畅、服务全、功能多、能存活、能盈利。
二是突出质量建设,打造特色品牌。充分整合农产品资源,建设新型农业发展主体,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发展体发展,细分建设农产品基地,进行区域性农产品品牌打造和宣传推广,实现农产品集约化生产、加工和流通,指导帮助农产品基地办理生产许可证,进行质量检测,办理质检报告,进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和“三品一标”认证,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公信力,培育本地农产品公共品牌,借助“互联网+”助推农产品上行。
三是丰富载体模式,孵化专业人才。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金和资源,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训,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培训、招才引智等方式吸引孵化培育电商人才,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农村电商扶贫带头人,推广本地特色品牌、特色产品,为电商企业节约运营人力成本,为学校专业提供实战经验和实训基地,通过电商产业园区孵化本地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为全市电商发展奠定基础。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中原更加出彩,承载着电商扶贫的历史使命,考验着电商扶贫的责任担当。信阳市商务局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往实处抓、往深里做,全面扎实推进电商扶贫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倾情倾力写好电商扶贫信阳答卷,为全省全市脱贫攻坚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局电商办 陈龙)